武汉后湖四期泵站位于武汉市汉口张公堤和黄孝河明渠交会处,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排水系统,汇水总面积54.6平方公里,惠及人口200万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涝、治污的骨干工程。
泵站采用“地下式”前池,地埋出水管道,下雨汇集的污水不再以“露天”方式流入泵站,雨水中夹杂的草、塑料、纸盒等固态悬浮物被清除后,通过地下管道排入河道。
曾经让人掩鼻而过的排污口,摇身变为景观绿地,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穿堤过水流道采用全封闭式,既要保证排水功能稳定,还要满足张公堤绿化景观的一致。”武汉市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鲁罕介绍,他们在建设施工中就地取材,将施工产生的淤泥脱水固化变为土壤,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也为花草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从2010年开始,武汉城市水利工程就开始植入“园林”和“海绵城市”概念,而像后湖四期泵站这样大规模的花园布局在全国城市排水系统中都格外亮眼。
泵站采用12台陶瓷轴承立式导叶式混流泵,总功率1.68万KW
鲁罕向记者透漏,这个“大禹奖”得来不易。2017年汛期来临,整个泵房尚未封顶。在保障正常排水的前提下,泵站主体泵房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先进行水泵安装,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将水泵机组安装的结果前置,再“按图索骥”提高现场安装精准度。水泵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地面以上厂房框架的施工。
此外,工程还发明了“灌注桩排障器”,广泛应用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预拌砂浆技术、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混凝土边坡生态复绿施工工法、结构无损拆除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等新技术,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十二扇面朝府河的排水管道闸门已经涂抹了新的防水材料
后湖排水站副站长付强介绍,后湖四期泵站的投用有效弥补了汉口片区黄孝河排水系统抽排能力不足的短板,为汉口主城区的水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泵。目前,四期泵站已帮助武汉成功渡过了五个汛期,抽排总量达到约2.6亿立方米。目前,泵站冬修工作已完成近80%,预计明年2月份将整体完工并投入备汛工作。